第4章 四洲水患
“标儿,昨日快奏,苏州、松州、嘉州、湖州,四处闹水患,此事你怎么看?” 回到宫中,刚坐下,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报,朱元璋就一个头两个大。~零+点\看~书^ `最.新!章?节?更*新·快~ “你瞅瞅,这论车装的折子里,一半都是来跟咱家喊穷喊急的,水患闹成这个样子,都在说开仓放粮的事。” “可要看谁能治理这水患,却都一个个成了哑巴!” “真是滑头!” 朱标近来在忙别的事务,四处闹水患的事,他只是听说,具体细节并不知晓。 听到父亲愁成这样,他便拿起一本来,细细读了一遍。 读完后,朱标的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。 “江南水旱,松尤甚,连日大水。” “上表说到,最严重的吴江县,湖海涌涨,平地水高数尺!” “又有成千上万的百姓,遭了殃!”朱标心里也不是滋味:“父皇,这苏松嘉湖,当真是是非之地!” 朱元璋感慨万分:“江南阴雨连绵,这是惯有的,历年历朝历代,都对这治理水患的事,分外头疼。” “父皇,这理应速速按照旧例,施粥救灾,避免流民过多,造成更大的麻烦啊。”朱标立刻道。 按理说这话当然没错,可朱元璋却无奈地摇了摇头。*搜`搜,小/说\网? ?更`新+最¢全¨ “标儿,你还小,不知道这救灾其中的厉害。” “你看看这堆成山的奏折,都是请奏救灾的,你真当这些底下的官是好心?是真心扑在救灾上?” “大约都是吃定了赈灾银的主意!” “哪里有几个真心实意的官?” “依咱看,这些光吃不干,罔顾人命的官,都得扒皮充草,抄家灭族!” 朱元璋是苦出身,这些当官的如何苛待底下的百姓,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。 昔日大元也曾有过黄河泛滥的时候,当时的主政者未必就不想治理,那都是底下的人没有执行到位。 官员吃了赈灾银子,克扣劳工,激起民愤,所以才有大乱。 想起种种前车之鉴,朱元璋只重重地叹了口气。 “先不说国库是否充盈,即便充盈,又有多少钱给这些当官的霍霍?” 此话一出,一向稳重的朱标也没了主意。 他到底年纪尚轻,纵然天纵奇才,但阅历有限。 面对这些事,也十分棘手。 “罢了罢了!”朱元璋愁容满面,正要说话,却被朱标一声打断。 “父皇,儿臣倒有一个办法!” “快!别给咱家卖关子!”朱元璋忙道。·兰.兰′文!学` ′最*新~章.节-更`新*快? “咱们今日不是得了一个很有见地的先生嘛,既然您器重他,不妨借此考考他?”朱标莞尔一笑。 朱元璋思索半晌,惊奇道:“你是说大牢里的那个中书舍人陈平?” 朱标笑着点了点头:“四弟不是跟他关系好嘛,咱们就让四弟去问问,可以试试他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,若真有,说不定真能解决这桩麻烦事。” “不错!”朱元璋瞬间喜笑颜开,猛地击掌:“快,快给咱家把那个孽障叫过来。” 没一会儿,被教训一顿的朱棣就又被叫了回来。 他被朱元璋吓得够呛,再遇上宫人这么着急忙慌地把他叫过来,他只以为是自己又犯了什么错,被知道了,现在又要惩罚他呢。 虽然他也不知道,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。 但朱棣实在不是个老实小子,做了太多要挨打的事,他早就记不住了。 朱棣想着,与其不承认,倒不如先发制人,起码态度上还能获得一二好感。 不至于让老爹把他往死里打。 这么一想,于是他心一横,直接跪在地上,半大的小伙子,直接高高举起双手。 “父皇在上,儿臣知错了,求父皇责罚!” 朱元璋:“???” 知弟莫若兄,朱标一看这情形,就马上明白了四弟所想,他拳头抵在喉边,轻咳了一声。 “四弟,父皇叫你来,是要说水患的事。” “啊?”后世上赫赫有名的朱棣,此刻还是个傻子,他傻呆呆地出了一声,旋即反应了过来,立马起来:“哦哦,父皇,我是跟你闹着玩的。” 朱元璋怒目瞪着这个不争气的老四:“你背着咱家闯了什么祸?” “没有!”朱棣连忙摆手。 最终还是朱标及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