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言情 逆流年代: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

第四十七章 拿下

  钢铁厂的专家宿舍,按计划准备在这片区域建48套。

   户型都是一样的,7字房的设计,放在当下这个年代确实不多见。

   三间半正房,加上三间西厢房连在一起,带个小院儿。

   目前地基已经打好了,主体框架起来了四分之一,剩下的活因为厂里的生产任务重,只能先撂下了。

   “天明,这个活要是交给你们,多长时间能完工。”

   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,厂里下了死命令,一定要在春节前,让所有的专家都住进去。

   一旦逾期未能交付的话,厂领导通通把房子腾出来给专家住。

   包括孙福满在内,全家都得去挤职工宿舍。

   本来孙福满是准备从厂里各个工段抽调出一批人来干,可一来没有人懂怎么建房,二来也没有人愿意干。

   车间里的工作虽然累一点儿,可好歹不用挨冻。

   最重要的是……

   缺少一个像李天明这样的内行人担**指挥。

   盖房可是个技术活,怎么施工都是有学问的。

   不是照着图纸搭积木,盖出来的房子要能住人才行。

   这段时间,李天明每次来厂里,都要到这边的工地看一看,心里早就盘算好了。

   “孙叔,厂里要求什么时候完工?”

   孙福满没开口,先面露难色。

   “厂里要求春节前,所有的专家都住进去,你看……”

   距离春节还有两个月,房子盖好以后,还得晾上半个月。

   当然了,要是放在日后,至少需要晾晒三个月以上。

   现在没那么多讲究。

   半个月也就差不多了。

   也就是说,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一个半月。

   48套房子,时间上确实有点儿赶。

   “没问题。”

   听到李天明说没问题,孙福满悬着的心总算是回归原位。

  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,孙福满看得出,李天明不是个说话云山雾罩的。

   而且,这么大的事,李天明也不敢胡乱应承。

   “不过……孙叔,要是把活交给我,我只管盖房子,剩下修路的活,我们可不管。”

   “修路不用你们,你只管划好线,我来安排人修路。”

   厂里还有那么多没事干的青工,另外三产也有不少闲着的人。

   盖房不会,难道还不会修路?

   “就是不知道这工钱……”

   李天明带着乡亲们出来是为了赚钱,又不是给钢厂做贡献的,钱的事自然要说清楚。

   上辈子他可没少被甲方坑,工程结束了,连一半的工程款都拿不到,只能自己贴钱给工人们发工资。

   如今虽然是70年代,可小心无大错,还是先把工钱谈妥了。

   “放心,亏不了你,你这是帮叔解围,我还能坑你,厂里当初给二建的施工费是,现在这活干了点儿,你看……”

   “8000!”

   “行,就这么定了。”

   “孙叔,您得先给点儿预付款,不多,2000就行,等主体框架完成,再付4000,剩下的2000,等全部完工,厂里验收合格了再结,您看怎么样?”

   孙福满见李天明做事这么有章程,更多了几分信心。

   “就照你说的办,只要能按时完工,到时候,厂里还有额外的奖励。”

   事情定下来,这年头也没什么合同之类的,口头约定就好。

   至于剩下的吃饭、住宿的问题,按照85人的标准,全由厂里解决。

   孙福满是个痛快人,2000块钱的定金,当即就给了。

   李天明离开钢厂,去南门取了水泥和玻璃。

   孙立是个讲究人,给他的都是高标货。

   接着又到了李学军家。

   弟妹们都放学了,今天李天满也在家。

   “大哥!”

   看到李天明,李天满也高兴得不得了。

   他小时候,因为父母工作忙,在乡下住过几年,叔伯兄弟中,就和李天明玩的最好。

   “听大娘说,你中专快毕业了?”

   “过完年再上半年,下半年就能工作了。”

   上辈子,李天满毕业以后就进了钢铁厂,先在技术科,后来又轮岗到了维修车间,一步步的熬到了车间主任,40多岁的时候,被调到了邯郸铁厂做副厂长。

   最后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