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赵科长对剧本很满意
次日一早,苏长顺揣着新鲜出炉,还带着墨香的剧本初稿,直奔科长办公室。¢E·Z+小`说^网` ^无+错^内¨容^ 赵科长刚泡开他那搪瓷缸里的高沫,见苏长顺进来,惊讶地挑挑眉:"哟?这么快?昨儿连夜写的?"他放下缸子,接过厚厚一叠稿纸,"行啊小苏,有股子冲劲!" 办公室里只剩下赵科长翻动稿纸的沙沙声。苏长顺安静地坐着,眼睛却观察着赵科长的表情。 剧本第一幕第二幕,赵科长看得频频点头,嘴角带着笑意。 "嗯,杨大锤这劳模形象立得住,技术过硬,做人正派,是咱们工人的脊梁骨,有特色!张小花的撒泼打滚也很传神,活灵活现啊,看着就让人牙痒痒啊。" 翻到第三幕技术破局,赵科长眉头舒展:"这好!杨大锤这临危救厂,技术过硬,是大功,写得热血,给咱工人长脸!" 但当赵科长看到第四幕——张小花的谣言甚嚣尘上,愈演愈烈,家属院群情汹涌,连部分不明真相的工人也起了疑心,开始质疑杨大锤时——他的眉头皱紧了,呼吸也重了几分。 "不像话,太不像话了!"赵科长忍不住用指关节敲了敲桌面,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,"这毒瘤,厂里有贡献的技术大拿,让她一张嘴搅得人心浮动,坏分子,其心可诛!" 他抬眼看向苏长顺,"小苏啊,你这反派的破坏力是不是写得…太强了点?现实里真有这么不知廉耻,不顾后果的?" "科长,艺术源于生活…"苏长顺刚想解释,赵科长摆摆手,显然被剧情代入,气还没消。 直到他翻到第五幕的解决办法,才缓缓舒了一口气:"嗯…厂里反应还算及时。" 厂长谢红军这个关键人物出场了。剧本写着:面对沸沸扬扬的谣言和技术骨干被质疑的压力,厂长谢红军并未立刻表态。 他先在私下找了老支书和保卫科长深入了解情况,然后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做了个简短的形势报告后,直接切入正题:"最近家属区有些流言蜚语,传得很广嘛,甚至影响到我们某些骨干同志的声誉和厂里正常生产气氛。¨零?点-看\书` `更`新,最_全?涉及到优秀工人模范,技术骨干的名誉,厂党委高度关注。" "光听嘴皮子翻,看不透真相。厂党委决定:成立联合调查组,厂技术科牵头,保卫科协助,家属委会参与,对杨大锤同志所谓作风和盗窃公物的问题,彻底调查,用事实说话,给大家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!" "谁要是凭空污人清白,搞乱生产,影响团结,发现一个,处理一个,绝不姑息。" "这里应对处理还算有章法。"赵科长点点头,脸色稍缓,"厂长态度鲜明,没被舆论绑架,坚持用事实堵住谣言嘴,给定了调子,调查组配置也合理,技术问题技术科查,保卫科看管材料风纪问题,家属委会熟悉情况。好!" 紧接着,剧本迅速推进:调查组效率极高,一方面,技术排查:没任何零件丢失记录,杨大锤家庭清贫无任何可疑新物件。 群众走访:街道出面,轻松戳破张小花所谓的假困难,查出她有劳动能力,却在家属院经常装穷占集体便宜,为人刻薄,撒泼打滚,因为眼红杨大锤的先进奖励,希望通过谣言让杨大锤妥协把先进的奖励拿到手。 人证出现:张小花的邻居大妈鼓起勇气出来作证,揭露张小花如何指使她散布谣言。 铁证如山,谣言在短短两天内被彻底碾碎! 最后一幕高潮:全厂思想教育大会!赵科长读到这里,眼睛放光。 厂长谢红军亲自主持,声音铿锵有力:"工友们,家属同志们!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已经很清楚了,杨大锤同志经得起考验,是响当当的技术标兵!之前的那些污言秽语,完全是恶毒的诽谤,现在,请保卫科陈科长,宣读党委会对张小花的处理决定。" 群众嗡嗡议论,目光聚焦到被两名保卫干事押在一旁,面如死灰的张小花身上。 保卫陈科长上前一步,展开文件,声音洪亮、字字清晰:"张小花!女,家属区居民!根据联合调查组详实查证,已查明其以下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秩序,危害工人阶级内部团结的罪行。-r¢w/z+w¢w\.*n,e·t_" "第一项,煽风点火,造谣诬陷!"陈科长声音陡然转厉,目光如电射向张小花:"该张小花,长期在家属区内散布不实言论,为达个人私利,泄个人私愤,竟恶意捏造,大肆传播针对厂先进生产者,技术标兵杨大锤同志的严重不实信息,污蔑其偷窃公物,作风不正,妄图将为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