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我想回家睡觉了
瑶光殿内 赵歇提出来平抑粮价政策后,立即遭到反驳。~优?品,小.说+网~ ′最/新!章¢节_更¨新′快/ “简直荒谬!” 贾樾腾腾的跑出来:“我等贵为天臣,岂能效仿商贾操营之术!” “赵大人所言乃市井小人之智,非庙堂所言!” 礼部尚书周显堂也站出来道:“陛下!” “士大夫当以德化民,若与民争利,臣恐损国体!” “臣附议!” “郎中令此举不妥!” 休朝了半个时辰,却等来这么一个结果。 不少臣子都站出来反对,哪怕不是贾氏派系,也不同意这个做法。 意思很简单,大家都是贵族身份,怎么能干这种丢份的事儿呢? 赵歇有点头疼,反对的声音太坚决了,他甚至没来得及提出此事的弊端。 封建时代容不下任何进步思想,一切都是以礼为大。 哪怕他提出来的方法,真的很管用。 要这么搞下去,真不如回家熬红糖。 机会是给你们了,可你们不中用啊! 女帝眉头微蹙,难怪说这件事儿必须要有魄力的人来做。 现在群臣反应激烈,除了赵歇,怕是没人敢做这件事。 自己若是不同意,难免会被赵歇看低。 身为君主,当有主宰天下的气魄,自己决不能输给他! 想到这里,女帝缓缓起身,群臣弯腰俯首。+w.a*n^b~e¨n?.^o*r+g. “既是未创之事,朕就这做第一人!” “粮价关系我朝命脉,尔等当以社稷为重!” 一句话。 仅用一句话,整个朝堂再无反对声音。 权利之大,莫过于此。 “赵歇!” “臣在!” “卿接着说!” “臣,遵旨!” 有了女帝支持,平抑粮价这事儿算是落地了。 不顾群臣反对,废除弊端更大的旧制度,推行新制度。 历史上敢这么做的还有一个人,叫做赵武灵王。 当初他推行胡服骑射,同样被群臣以理法阻挠,自诩文化人不能跟蛮子一样。 后来在赵武灵王坚持下,赵国因为推行胡服骑射,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。 一时成了战斗力最强的国家,打的秦军哭爹喊娘。 当今靖朝推行的制度同样如此,需要有魄力的君主鼎力支持。 赵歇环顾了下瑶光殿,群臣默不作声。 他缓缓道:“陛下,臣所推行之法名为常平仓。” “此法给我朝带来的好处有三!” “其一,调节粮价。” “这也是最重要的,臣就不赘述了!” “其二,长平仓每年高买低卖,等于将汴京粮商腰包里的钱……” “全部拿到我朝国库,这笔钱算是白给的,我们为什么不要?” “其三,长平仓建立,对民心提振作用极大,灾年我们可以直接开仓放粮。′j′i¢n\r?u~t-a,.~c′o.m¢” “以往灾年,我们总是要各处筹措粮食,再送往灾区。” “一来一去之间浪费的时间、人力、财力,其本身也是一笔不小支出!” “有了长平仓,我朝国库想不充盈都难!” 赵歇说完,沉默更久。 不少臣子已经察觉有些不对劲,偷偷盘算长平仓所带来的利益。 脑袋灵光的臣子立刻发现,赵歇这个法子很有搞头。 若女帝采纳建议,那么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是必定的。 其中能带来的好处不仅限于朝廷,还有他们这些做臣子的。 若是能举荐自家亲友,在长平仓任职…… 整个汴京的粮食都在这儿,这得捞多少钱啊! 就连贾樾也掰着手指开始盘算,他身为户部尚书,在赵歇说完第二条的时候,已经意识到其中价值。 什么狗屁士大夫当以德教化,没钱你去试试? 女帝听完同样龙颜大悦。 什么叫计策,这特么的才叫计策! 有了长平仓,自己以后再也不用为粮食这事儿发愁了。 至少在汴京,老皇帝遗留下来的问题,终于可以解决了。 “这……这不对吧?” 就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,一个工部的官员不合时宜站出来。 “陛下,臣对郎中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