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村里的规矩
乡下的土路不好走。+5,4`看¢书/ \首*发* 加上这两天刚下过雨,路上满是泥巴。 几个知青都是城里来的,哪儿见过这种路。 一路上走的那叫一个辛苦,速度自然也不快。 但村支书可不惯着他们,只是一个劲儿拉着驴车,走在头里。 渐渐地,那群人都被撩在后面。 “这老家伙没人性啊,这么烂的路,又黑灯瞎火的,就让咱这么跟着?” “同志,咱上山下乡是来支援建设的,可不兴抱怨啊!” “去球吧,二三十里路,等咱走到,都特么累得跟狗似的,你拿球建设?” “同志,文明点,别特么说脏话!” 几个知青肚子里都窝着火,毕竟他们也是头回走这么远的路,两条腿这会儿已经麻木了,却还看不到村子的轮廓,鬼知道等到地方,得什么时候? 不过,这几人也就过过嘴瘾,一路上调侃着互相打气。 毕竟来都来了,还能咋得? 村支书虽说走在前头,但也一直注意着这些人。 他知道这些知青没吃过苦,走这么远的路,有些为难他们,可没办法。 正如他所言,这年头牲口比人金贵,平日里,他们都舍不得用驴子拉车。 今儿要不是接这些人,他也不会赶驴车过来。~优?品,小.说+网~ ′最/新!章¢节_更¨新′快/ 这一路上,他已经尽量放慢了速度,等着他们了,但这些人显然还是跟不上。 他只能走走停停,免得他们跟丢了。 不知道走了多久,眼看着月亮已经到了头顶,众人终于看见一条蜿蜒的小河从眼前流过。 小河也就三五米宽,夜色下,微风拂过,波光粼粼,河岸两边,一块块水田铺展开来,田里禾苗青翠。 河水夹杂着蛙声,让这夜色都变得格外喧闹。 忽然,身后传来几个知青悠扬的歌声。 “一条大河波浪宽——” 只可惜,他们刚唱了两句,便被支书开口打断。 “别嚎了,什么大河?这就一水沟子!” “还有,半夜三更的别瞎吵,乡亲们明儿还要下地干活儿呢!” 几人刚支起来的热情,被村支书一句话浇灭,脸上多有不忿。 “这荒山野岭地,哪儿有乡亲啊?” 张大民忍不住开口。 村支书指了指河对岸,“过了河,对面就是赤水大队,快到了,你们都消停点儿!” 众人抬头看去,黑夜里,对岸果然有些许灯火。 隐约间,能看见村落的轮廓。.新/完¨本_神`站~ !免.费~阅′读^ 眼见快要到地方了,一行人终于加快了速度。 赤水沟没有桥,这河水原本也不深,村里头在中间窄沟处河里放了几块石头,平日里村民都是这么过河的。 不过这两天下了雨,河水上涨,淹没了石头。 一行人只能淌水过河。 等过了河,众人的衣裳也都被打湿了,好在包裹在马车上没啥事儿。 等来到村里,众人彻底傻眼了。 眼下已经是深夜,周围农户们基本都已睡下。 黑暗里,只看得见一些老旧的土房子,分散在山里。 农村里的环境就这样,最大的屋场儿(聚集区)也就两三户,大部分都是独门独院。 各家各户,居住都比较分散。 一眼望去,也不知道这村具体多大。 村里的路,也是弯弯绕绕的小路,驴车走着都得格外小心。 几个知青也是头回见着这环境,脸色瞬间垮了下来。 又走了不知道多久,众人终于来到一处大院儿门口。 这院子跟村里的房屋显然不同。 高墙黑瓦,大门口还蹲着两口石狮子。 院墙外泛着黄的老旧石灰墙面上,还刷着红色的标语。 “到了,都把东西拿下来!” 支书将驴车拉进院里,开口吩咐一声。 几个知青将行李拿了下来,四下里打量着。 这房屋虽然比村里那些土房子稍微好些,但看着还是瘆得慌。 特别是夜色里,那老旧的木质楼板,看着就有一种恐怖感。 不过,该说不说,这院子倒是挺大。 四周都是两层楼的房屋,粗壮的木柱子虽显陈旧,但依旧坚挺。 支书推开一侧的房屋,大门传来“吱呀”声,听得人